金山里四鄰、六鄰位於新竹市東南邊緣的小山窩中;由於當地受到金山面山系與風空山系的束縛,山谷間高地落差很大,北面開口朝柯子湖溪,每於秋冬二季,季風盛行之時,強勁的北風由東北向西南從柯壢坑口沿著小山谷吹入,季風進入這喇叭狀的風口,產生氣旋般的效應,風勢受約束而增強,加上北風凜冽,風嘯呼號之聲時起,宛如風洞,故名風空。是新竹市最具知名度的特殊地理景觀。
然而,這塊地形特殊、金山面僅存的客家傳統聚落,卻長期成為科管局隨意踐踏、恣意開發、任意蹂躪的次等國土。
先是科管局於整個三期開發規劃中「遍插茱萸少一人」,單單遺漏了這一封閉之地,於是乎便展開了一連串的「山中傳奇」。
隨後風空的特殊地理景觀,被力行路的開闢、八萬噸級的蓄水池以及林立的超高廠房破壞殆盡,喪失了原有的風貌。
再來是科管局為了回饋風空答應闢建的自然史蹟公園,化成了泡影。現在更變本加厲,在川流不息的遊客和風空居民唯一出入的通道,規劃了停車位,同時任意停車,妨礙交通,影響安全,成了免費的停車場。高喊園區、社區融合的科管局,竟是如此這般的「敦親睦鄰」!
現在是風空人站出來,大聲說「不」的時候了,不甘於做次等國民,向官僚心態的科管局強力表達自己的訴求—還給風空人一個暢行無阻的通路和潔淨的天地。
大家夥一致強力要求:
反對科管局路霸行為
還我行車空間
反對科管局妨礙交通
還我行車安全
反對科管局踐踏風空
還我美好環境
反對科管局蹂躪地方
還我交通秩序
反對科管局任意開發
還我自然景觀
希望竹科管理局成為新竹文化科學城推動的原動力,而非以﹁科學﹂毒害
、污染、侵犯、蹂躪、踐踏地方的劊子手。( 89年4月27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