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米食文化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飯者,百味之本。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搶救米食文化大作戰

葉沂 20130729(中國時報)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粢粑」達人-劉家聲先生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柿仔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糧署鼓勵一口接一口 呷米效益多

·          2012-06-29 01:45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河壩彎彎˙稻米之鄉

--苗栗三灣米再生的希望

陳板

進入WTO之後,台灣從農業的另一端燃起希望,以為,棄絕了「落伍的」農業,台灣就有了新希望,以為,「進步的」科學工業將為台灣創造一條康莊大道。然而,從農民的角度來看,名義上的科技化產業一方面創造了更高的期許,另一方面卻使過去賴以「立國」的農業本身快速走入了黃昏。台灣米,曾經是維持台灣生存的代名詞,而今,台灣的農田已經因為產業的轉型不斷休耕、廢耕與棄耕,台灣米似乎也將隨著農民的末代化,漸漸成為歷史名詞。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9

1980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米毋知米價-客家諺語,喻人不知世事。

台灣63年來的白米零售價與重大事件(民國38年至100年)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50年創立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糟嬤肉。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粄,原先是勤儉客家婦女在婚喪喜慶、蒔田割禾、農閒時發展出來的客家美

食。由於主要原料是農家自產的各種稻米,取材方便,並無匱乏之虞。經浸泡、研磨、粄漿、脫水等手續後即可烹煮,因此「挨粄」石磨設備,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如少食者可用家庭式研磨機取代石磨)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