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金山面風空山頂上有一戶吳姓人家—吳屋。家中獨子中年娶胡氏為妻,無兒女。胡氏原嫁入傅家未生育子女,夫亡後帶傅家香火與領養之女兒嫁入吳家,養女長大後又招贅鄭姓人士為夫,吳、傅、鄭三姓遂成為一家族。
吳屋旁有一座屬於吳家的伯公-山頂伯公,是由三塊石頭堆砌而成的。伯公依傍著樟樹與相思樹,有著極為和諧的美感。在大自然慈愛的呵護下,孕育出人、土地、伯公最為親和的信仰環境。民國七十幾年吳屋全家搬至山下風空埤塘邊,但家人祭拜伯公的習俗還是持續不斷。山頂伯公的伯公樹由一棵老樟樹與三棵相思樹組合而成,其中老樟樹樹齡約為兩百五十年,胸徑約為1.04公尺 ,樹高約為22公尺 ,而三棵相思樹樹齡均逾百年,胸徑均約70公分 、樹高均約22公尺 。這三棵百齡相思樹彷彿共同護衛著老樟樹,一起防禦風空地區強勁的季風,讓老樟樹得以成長茁壯。駐足在清涼的綠蔭下,伴隨著陣陣的樟樹清香,俯瞰整個風空地區與山腳下的高科技廠房,讓人心曠神怡、不忍遽去。最近幾年,三棵百齡相思樹樹幹陸續腐朽,市府乃於民國九十八年解除該三棵百齡相思樹珍貴老樹之列管,但老樟樹不受影響,依然蓊鬱挺拔、傲視蒼穹。
通往山頂伯公的古道,沿途生長的野花野草及茂密的竹林是珍貴的「自然教室」。有一段油桐花道,每逢五、六月白花花的油桐花灑落滿地,有如舖上白色花朵的地毯,是上天賜給這條步道最美好的禮物。因高鐵經過山頂伯公下方,山頂伯公四棵老樹計畫砍除,幸賴筆者極力爭取保留下來,既維護了風空地區特殊的自然生態景觀,也樹立了高鐵沿線一處醒目的地標。高鐵興建完工後,在南端涵洞旁搭建鐵梯銜接古道後半段,方便居民通行。
山頂伯公下方的黃氏祖屋旁有棵無患子樹(客家人稱為目浪樹),樹齡已逾百年(未列入珍貴老樹管理之列),樹高約為 十三公尺 ,胸徑約為 五十公分 。黃屋無患子樹種植於斜坡上,但不受地形惡劣的影響,仍然生氣勃勃的挺立於天地之間。並且與山頂伯公老樟樹彼此相對而視,彷彿是守護著風空地區的天然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