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地名演變與人文的墮落:文化與政治脫不了關係,政治立場限制了歷史視野。

 

《台灣地名辭書》也有詳細的敘述:「關東橋」在介壽路和光復路交會點的東側,原有一撿拾地表逕流入牛路埤仔(在新莊里)的小溝谷,明治四十一年(1908)新竹拓殖軌道會社建築新竹至樹杞林之輕便軌道時,曾於此架設木橋過溝,相對於軌道越柯子湖溪的「關東橋」而命名為關西橋。昭和五年(1930)輕便軌道被改為「指定道路」,昭和八年至十二年(1933-1937)間,指定道路路面加舖簡易舖裝時,木橋被廢,坑溝改為涵洞,「關西橋」之名乃漸被遺忘;日治末期,「關東橋」聚落漸向西擴延至關西橋附近,關西橋指涉之地,被併入「關東橋」地區,「關西橋」之名因此漸被遺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02071946 的頭像
    wu02071946

    金山面文史工作室(吳慶杰的部落格)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