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山寺主祀之觀音佛祖,相傳是從浙江普陀山祖廟分靈渡海迎回的泥塑佛像,距今約一百五十六年的歷史,是金山寺鎮寺之寶,泥塑觀音金身,造型莊嚴典雅、慈悲肅穆、手法細緻,相當珍貴,1996年遭廟方毀棄(溫文龍提供)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林泉興

 

  新竹市東區的古蹟已經很少了,當時科學園區徵收土地,居民的房屋被拆得一乾二淨。金山寺也是屬於被徵收的範圍內,由於地方人士一再陳情希望保留下來,今天才有二百多年的三級古蹟-金山寺。

 

  徵收之際,新竹市政府民政局召集金山寺善男信女開會,還想把菩薩移走,保留下廟守作為古蹟。當時與會人士 陳坤火 先生坦率直言:「中正紀念堂是紀念先總統蔣公的,那裡有他的銅像才叫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因為有國父的銅像在裡面才叫國父紀念館。而金山寺是廟宇,如果沒有菩薩,那合理嗎?……」在場約一、兩百人大家都附和贊成,所以金山寺這尊約一千多斤的土觀音佛祖才被保留了下來(節錄自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之「新竹市鄉土吏料」第一九六、一九七頁)

 

  但現在這尊泥塑觀音佛祖不知何故已不知去向,奉祀在香案的雕像已被更換為表情木然、雕工匠氣的樟木觀音佛祖。依據古蹟專 家林衡道 先生的考證,這尊泥塑觀音佛像造型莊嚴、慈悲肅穆、手法細緻,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國寶級古文物。而且是從浙江普陀山祖廟分靈渡海迎回的,距離現在已經有一百五十幾年歷史,受過數千萬人的頂禮膜拜,庇佑百姓、護持地方,為居民信眾心中的神明,也是金山寺古剎的鎮寺之寶。选經變亂,同時是金山面地區時代動盪、變遷的歷史見證和金山面全體居民共同的文化資產。今天竟然被廟方無緣無故調包更換,甚至市井傳聞棄置於波濤洶湧的頭前溪中,原因何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保護文化資產的聲浪中一波高過一波的當兒,想不到有此一股逆流。我們要求廟方具體說明事件經過,給金山寺的十方信眾一個明白的交代。

 

  舉頭三尺有神明,廟方未免「欺神太甚」!((本文摘自民國87年金山面社區報第八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02071946 的頭像
    wu02071946

    金山面文史工作室(吳慶杰的部落格)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