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頭前溪魚類相當豐富,抓毛蟹、魚蝦、鱸鏝,是沿岸居民共同的快樂時光。
頭前溪的水族生態
頭前溪豐富的水族生態,早期是客家人生活的依靠。在《有魚連年:頭前溪中游水族生態》書中有相當詳細的介紹,現臚列如下(括弧中是客語)。
「平領獵(帕高仔)、粗首獵(紅鱗帕)、草魚(草魚)、青魚(烏溜)、黑鰱(大頭鰱)、白鰱(竹葉鰱)、鯝魚(齊口)、鯉魚(鯉仔)鯽魚(鯽仔)、羅漢魚(尖嘴仔)、鯁魚(鯁仔)、高體旁皮、革條副橘(水打撇、牛屎鯽)、石賓(石斑仔)、台灣馬口魚(冷水帕)、短吻鰱柄魚(鹿仔)、大肚魚(大肚摑)、鱧魚(雷仔)、七星鱧(央公、捻魚、黏仔)、塘虱魚(塘塞)、蓋斑鬥魚(旁皮獵)、香魚(傑魚)、白鰻(鰻仔)、鱸鰻(鱸鰻)、日本禿頭鯊(山央公)、遐虎(狗頷仔)、泥鰍(湖鰍仔)、沙鰍(沙留仔、沙留姜)、台灣櫻口鳅(石貼仔)、吳郭魚(南洋鯽、福壽鯽)、脂鮠(三角仔)、鱔魚(黃鱔)、日本沼蝦(蝦公)、匙指蝦(蝦蓽仔)、日本絨螫蟹(毛蟹)、河蟹(屎蟹仔)、田螺(田螺)、蘋果螺(福壽螺)、蜆(寒仔)、田貝(羅貝仔、控拷仔)、馬口魚(山鏈)。」
上坪溪和油羅溪匯流為頭前溪後,深潭較多,河床也較廣闊,魚類相當豐富,是釣客的最愛。尤其抓毛蟹、溪蝦、鱸鰻,以及結石堆捕魚(石滬),是沿岸居民共同的生活點綴。
由於頭前溪水質和水量日漸惡化與減少,生活在溪裡的魚蝦水族,也因生態環境的破壞,而漸趨稀少。恢復昔日清澈溪水與盎然生機,有賴大家共同努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