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保護自然及文化資產 (159)
- Jun 11 Mon 2012 14:35
石板伯公環境的「變」與「不變」
- Jun 07 Thu 2012 20:06
內灣線千甲.新莊站更名 在地居民批
- Jun 07 Thu 2012 08:58
客家人尊敬水資源的水利工程寶貝-芎林中坑過水橋
- May 19 Sat 2012 15:29
石拱橋之美
石拱橋
石拱橋的施作乃仿照中國庭園工法,就地取材野溪或是附近石材,以人力打成方形,然後利用天然的黏著劑,一塊塊的運用力學原理堆砌而成(所謂打拱)。有別於高貴的中國式庭園風,這類利用天然資源打造的石拱橋更融入所處的環境之中,並且與清澈的野溪與過往的純樸人們相呼應。
- Apr 22 Sun 2012 07:16
「樹杞林志」清朝劉子謙與鍾增祿墾隘圖與芎蕉湖隘寮殘跡
- Apr 08 Sun 2012 07:56
建造呈甘眾善橋捐題碑記
- Mar 28 Wed 2012 08:25
內灣線站名 地方怒批不尊重文史
- Mar 19 Mon 2012 10:00
市府、台鐵從善如流,回歸在地老地名
- Mar 05 Mon 2012 05:23
風空老樹保存意義的啟發
- Jan 14 Sat 2012 11:58
新竹市里誌(社區史)彙編表
- Jan 14 Sat 2012 11:55
新竹市里誌(社區史)彙編表
- Dec 30 Fri 2011 07:49
不容青史盡成灰
金山寺的寶貝:石佛柱(亦稱出食台柱),係清咸豐十年(1860)所立,是金山寺現存最古老的文物之一,被信眾摸得發亮,更顯古樸。左圖彈孔係1985年日軍攻擊金山寺留下的彈孔痕跡,右圖彈孔痕跡1997年遭廟方用水泥抹平
- Dec 30 Fri 2011 06:19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金山寺主祀之觀音佛祖,相傳是從浙江普陀山祖廟分靈渡海迎回的泥塑佛像,距今約一百五十六年的歷史,是金山寺鎮寺之寶,泥塑觀音金身,造型莊嚴典雅、慈悲肅穆、手法細緻,相當珍貴,1996年遭廟方毀棄。(溫文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