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保護自然及文化資產 (15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埔冷泉伯公亭,早年也有茶亭的功能。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客委會或縣文化局應查清楚金廣成新設的石板伯公,是否係承包商從古董商手中買的古物。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范屋位於關西鎮仁安里十鄰栱子溪上游山窩肚,伙房屋與周遭綠樹相互輝映,景色十分秀麗,是栱子溝最美麗的田園地景。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石拱橋是獨特的地域性文化資產,見證臺灣的橋樑發展史。

 石拱橋的施作乃仿照中國庭園工法,就地取材野溪或是附近石材,以人力打成方形,然後利用天然的黏著劑,一塊塊的運用力學原理堆砌而成(所謂打拱)。有別於高貴的中國式庭園風,這類利用天然資源打造的石拱橋更融入所處的環境之中,並且與清澈的野溪與過往的純樸人們相呼應。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崠山古堡為縣定古蹟,係1912年日本軍警與新竹地區泰雅族原住民激戰時,為固守制高點李崠山頂,日軍在此地構築一座四邊形加二座稜堡的堅固砲台作為指揮所,並以砲火猛轟山地部落迫使原住民屈服,這座李崠山古堡就是歷史見證。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區需要依附科學園區之面目可憎!

誰代表社區,誰來主導校名?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