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的守護神-風獅爺
根據風獅爺達人 陳長志 先生統計,全金門的風獅爺有108尊,散怖全島。可分為二種,安置於村口的「庄頭風獅爺」與立於屋頂上的「屋頂風獅爺」,二者具有鎮風檔煞,驅邪伏魔的功效,但雕塑材料、形狀大小不同,前者防護的範圍是整個村落,屬於公設性質;後者庇護的對象侷限於設置的住宅,屬於私設性質。
穿梭千年 打開風獅爺身世謎團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作家吳鈞堯金門老家附近有座風獅爺,「我把祂當兄弟。」長大後,吳鈞堯發現風獅爺是金門特有神祇,來源缺乏文獻記載,僅「傳說」為明鄭末期自琉球引進;這個謎團激發他寫廿萬字小說「遺神」,以風獅爺為主角,宛如金門版「封神榜」。
「金門是多神之島,先賢偉績、詭奇傳說,鄭成功、蔣介石等人遺下他們的影子,成為或亮或暗的故事。」吳鈞堯說,現代社會缺乏「神話」,但人類若相信科學、太過理性,便會不尊重甚至傷害自然。他決定以金門豐富的神話傳說為寫作素材,「透過風獅爺尋找身世,上溯千年,探討人與神。」
明末鄭成功避走金門,砍伐金門樹木造船,登陸台南驅逐荷蘭。但這砍樹之舉也造成金門遍地荒土,傳說中,鄭成功部下因此自琉球引進鎮風沙的風獅爺。
「遺神」中,吳鈞堯安排風獅爺穿梭千年歷史追尋身世,最後相信鄭成功是自己的生身之父。
鄭成功在台灣是「民族英雄」,但在金門,延平郡王祠香火不旺。
吳鈞堯說,鄭的砍樹和遺棄金門,都讓金門人失望。「一將功成萬骨枯,但誰能決定,誰被完成,誰被犧牲?」他希望透過「遺神」,寫下迥異「台灣觀點」的金門歷史。
同樣出身金門的作家楊樹清指出,金門比台灣本島小,歷史卻比台灣長,「用『大』台灣觀點看『小』金門,經常發生誤差。」近年吳鈞堯致力「金門三部曲」,便企圖用小說喚醒金門人對歷史的重視,並重新定位金門在台灣、中國歷史中的位置。
吳鈞堯上部作品「火殤世紀」,寫的是金門庶民的百年故事;「遺神」描述金門神祇的千年傳說。他透露,「金門三部曲」第三部已動工,這次他把場景拉到遠古洪荒,打造金門版的「盤古開天」故事。
【2013/05/23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