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園門樓 怪手無預警拆除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28/today-north11.htm
潛園係林占梅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所建,被譽為台灣四大庭園之一。日據昭和十四年(1939)因改正道路計畫遭到拆毀。現僅存建園者林占梅親書「潛園」的大門、八角井及幾棟荒蕪老屋,任人憑弔,而石獅被移至新竹市市議會門口。
潛園門樓 怪手無預警拆除
〔記者洪美秀/竹市報導〕新竹抗日名人林占梅一手建造的潛園,已有一百六十多年,潛園獨特的門樓及八角井昨天竟無預警被建商用怪手敲碎推倒,讓趕往現場的文化局文資人員錯愕,要求建商停工,並搶救保留磚瓦,希望做為未來潛園重建的材料。
新竹市文化人士對文化局後知後覺的處理態度很不滿,抨擊是棄古蹟不管,市議員曾資程也對文化古蹟遭破壞深感不捨,要求文化局趕緊補救,不要讓竹市變成文化古蹟殺手。
文化局員表示,潛園在一八四九年完成,位在竹市西門內側北方,跨越現今潛園、石坊、西門三里。林占梅後人抗日立場堅定,日人利用竹市都市改正計畫,將潛園縱橫開闢兩條道路(中山路及西大路),園內大厝及建築都被拆除。二戰後,街屋陸續興建,獨留潛園的門樓及八角井。
對於門樓無預警被拆除,文化局與工務處昨天也前往現勘並要求廠商停工,雖然潛園是林家產業,但潛園門樓及八角古井坐落的土地早已轉手他人,不是林家所有。
由於門樓和八角井未列為法定文化資產,文化局只能無奈看著文化資產被破壞,但有要求建商把拆除的門樓石板、磚瓦保留下來,只能等教育部核准遷建或仿舊重建案後,再與林家後代進行「爽迎閣」及潛園門樓復建事宜。(2012-6-28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