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圳區域發展構想
從竹東圳流經的區域來看待這條水圳周邊的發展議題,除了將竹東圳與本計畫提案單位學區做結合外,更是把長期以來竹東鎮外五里(頭重、員山、柯湖、二重、三重)不受重視與獨自發展的問題加以整合。同時,在專業思考上,更可以延續和銜接已經操作兩年之「竹中社區規劃師」之成果,然而,因為此構想仍處在發展階段,因此現在暫時先提出區域的發展初步構想,待未來加以整合,以及吸取更多地方或是社區的意見時,再將此整體構想發展的更成熟。而暫時的區域內的發展構想按照地理區塊之劃分可以為五個區塊,以下分別描述各自的發展構想:
1、上員山與頭前溪
此區域以頭前溪和上員山為主,相關資源除了上員山地區的發展歷史外,更有內灣線上員車站。除此之外,位於頭前溪畔的呂屋和林屋聚落,除了維持一個傳統客家聚落型態外,更見證了上員山地區發展過程與頭前溪的關係,因此,此區域可以林屋、呂屋串連上員山地區的發展歷史和頭前溪的緊密關係出發,建構區域特色,同時,銜接竹中地區和二重地區,不但可以從自行車道規劃來連結,更可以內灣線竹中--上員兩站的鏈結發展出鄉村車站的特色。
2、竹中地區
本區域以頭重里和員山里為主,以竹中國小古石碑、內灣線竹中車站、下員山地區、頭前溪麻園肚段和柯子湖溪下游等資源為主。竹中地區相關的發展規劃目前已經著手進行包括石板伯公的特色營造、自行車道規劃、頭前溪畔親水公園等,以及未來竹中火車站的特色營造都可以做為外五里發展的核心,並且利用柯子湖溪和柯湖地區銜接,以及以頭前溪和遠見農場與上員山地區相連接。
3、柯湖地區
以寶山水庫銜接的柯湖里地區為主,包括柯子湖溪、福龍宮連接到寶山水庫以及二重地區,主要乃以現有柯湖地區的山林地景來作為整體區域特色的形塑,而且以散步特色步道來建構。
4、二重地區
以竹東圳為主的周邊地區為主,從林春秀故居「九牧第」出發,連結竹東圳相關資源,包括湧泉、水圳旁相關生態與廢休耕地區,發展成為以竹東圳結合有機農耕的特色區域構想。
5、三重地區
從竹東圳的取水口到三重地區包括紅崩崗、三角城…等區域,同樣從竹東圳的生命史基礎出發,利用水圳連結社區與地區發展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