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埔鄉外坪村風水寶地-姜紹祖的墓園「獅子滾球穴」

1895乙未戰爭」主要是指甲午戰後清廷割讓臺灣給日本,在翌年(乙未年)日軍入臺時,臺灣士紳群起反抗而遭到日軍以優勢兵力血洗屠殺的史實,其中尤以客籍人士吳湯興、姜紹祖、徐驤、徐福盛、楊再雲、鍾石妹、傅德星、徐協台、徐泰新、林娘德等人分自桃竹苗一帶延續至中彰地區的戰役最為慘烈,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雖然最後日軍仍佔領臺灣,然而此一戰事對保存民族精神及客家族群在事件中所展現的堅忍性格,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乙未戰爭新竹戰役,6月22日至7月10日期間,姜紹祖率敢字營義勇軍於水仙崙、柯仔湖、十八尖山、枕頭山等地與日軍激戰,義勇軍傷亡慘重,依然前仆後繼,毫不退縮。 7月11日凌晨,彈盡援絕,姜紹祖吞食身旁親兵暗藏的鴉片自盡,就義時僅19歲,可憐少年壯烈成仁,姜紹祖遺體被偷運回北埔故里,埋葬於今日北埔鄉的外坪村。

姜紹祖在自殺前曾留下斷頭詩表明遺志,取名為《自輓》: 邊戍孤軍自一枝,九迴腸斷事可知; 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水仙崙古戰場-新竹市最高山,係姜紹祖敢字營義勇軍與日軍鏖戰的場所,死傷慘重,可說是一步一血淚,「五步哭山」的名稱可能因此而來,隱喻昔日姜紹祖與日軍纏鬥戰況之悲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02071946 的頭像
    wu02071946

    金山面文史工作室(吳慶杰的部落格)

    wu0207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